门前小摊小贩不见了、人行道上堆放杂物的小平房移走了、路边树木花草明显多了……作为钦州市民,胡长嫦明显感觉到,近年来,她上班所在街道环境有了很大变化,而这些变化,得益于我市**园林城市的建设。
目前,我市建成区绿地率32.35%,绿化覆盖率37.06%,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.47平方米/人。对照“**园林城市”建设指标标准,我市综合建设63项建设指标均已达到了“**园林城市”的标准要求,钦州以自信的姿态迎接检查。
漂亮又要有文化
近日,本报系列图片报道《新旧照片对比看钦州发展》发表后,引来市民的一片感慨,图中层次分明、风光旖旎、绿中带红的城市道路引得市民纷纷点赞。市民张群说:“还是创建**园林城市好,这旧图中的钦州湾大道尽是钢筋水泥,毫无绿意。而现在的钦州湾大道树木参天、植被丰富、环境优雅,这才是宜商宜居宜游的滨海之城。
除了北部湾大道蜕变之外,还有永福东、西大街,金海湾大街、南珠西大街、扬帆大道……我市26条主次干道充分挖掘钦州的英雄文化、陶艺文化、海洋文化、港口文化、海豚文化等特色,将植物造景艺术融入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,从而形成自身特色的城市园林景观。
环保又要造型新
灯杆下的三角梅、黄素梅,晚上绿化带中变幻的彩灯……走在钦州的道路上,亚热带风情元素随时都会跳入您的眼帘。作为创建**园林城市经典路线的永福西大街,复古的路灯就极具特色。夜幕初降,当金黄的灯光洒下之时,灯光下的小叶紫薇、小叶榄人、三角梅、仪花、紫荆等植物瞬间披上了霓裳,或红,或黄,或紫七彩霓光,伴随着车水马龙开始了他们的狂欢,此时,钦州的夜市亦会伴随着灯光而出,钦州人们也会在夜间约上几名亲戚朋友到夜市中狂欢。
道路亮化设施要完善,城市特色要明显。凡沿街建筑院落围墙将设为通透式景墙,大型公共建筑室外、广场等采用开敞式布局。市区的公园、游园、街头绿地除要及时维护外,还将增添新的物种替代老化植物。街道两侧地面除建筑基底、道路、必要的停车位外,全部进行绿化、硬化处理,做到没有**土地。另外,以后设置的城市雕塑,也应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,体现钦州的城市文化和人文特色。
整洁又要配套全
隐匿在绿丛中的垃圾桶、环卫车、清洁工人成了我市维护绿色的环保卫士,在实施“园林生活十年计划”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以来,我市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,城市面貌焕然一新,绿化的品牌效应日益凸显。其中,深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行动,大力推进市容市貌、环境卫生、交通秩序等各项专项整治行动功不可没。
在维护绿化成果的行动中,我市开展“四场一点”专项整治,严格“门前三包”责任,整治、疏导占道经营行为,施行货车限行举措。在打造整洁有序的市容市貌上,我市成绩斐然,其中,城市容貌评价值为8.52,城市主干道平峰期平均车速达36.15㎞/h,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,大气污染指数小于或等于100的天数达到359天。
美景又要满意率
门前小桥流水,屋旁绿树成荫。5年前的白沙街仅仅是一片低矮破旧的棚户房,如今成了环境幽雅的居民小区。为了让百姓平等和谐地生活在园林美景之中,钦州市在加快城市新建小区建设时同步推进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,然而,无论是新建小区还是保障性住房,钦州对于绿色总是毫不含糊。匠心独运的花木搭配,相得益彰的时尚建筑,绿色基调的主旋律,从一个个细节上满足市民对绿色的需求,这些看得见、感受得到的改变,获得了百姓的普遍“点赞”,市民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满意率达91.47%。
正如10月8日市长唐琮沅在研究部署创建**园林城市中要求的,要坚持绿、亮、净、美“四化统一”,城建工程、经济工程、生态工程、惠民工程“四工程结合”,必须坚持突击战与持久战并举,形成钦州城市名片和城市品牌,为助推钦州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